| 本品為礦物明礬石,經加工提煉而成的結晶。
【別 名】:石涅(《山海經》)、礬石、羽涅(《本經》)、羽澤(《吳普本草》)、涅石(《山海經》郭璞注)、礬石(《本草經集注》)、理石(《藥性論》)、白君、明礬、雪礬、云母礬、生礬(《綱目》)
【功 效】:消痰,燥濕,止瀉,止血,解毒,殺蟲。
【主 治】:治癲癇,喉痹,痰涎壅甚,肝炎,黃疸,黃腫,胃、十二指腸潰瘍,子宮脫垂,白帶,瀉痢,衄血,口舌生瘡,瘡痔疥癬,水、火、蟲傷。
【性味歸經】:酸澀,寒,有毒。①《本經》:“味酸,寒!雹凇秴瞧毡静荨罚骸氨怡o:咸。雷公:酸,無毒!雹邸端幮哉摗罚骸皾,涼,有小毒!
入肺、脾、胃、大腸經。①《雷公炮制藥性解》:“肺、肝二經!雹凇堕L沙藥解》:“入足太陰脾、足太陽膀胱經。”③《本草撮要》:“入手足太陰、陽明經!
醫(yī)藥網www.zybook.com.cn整理
【用法用量】:內服:入丸、散,0.2~1錢。外用:研末撒或調敷。
【用藥忌宜】:陰虛胃弱,無濕熱者忌服。《吳普本草》:“岐伯:久服傷人骨!薄侗静菅芰x》:“不可多服,損心肺,卻水故也。”《本草經疏》:“凡陰虛內熱,火熾水涸,發(fā)為咽喉痛者,不宜含此。目痛由陰虛血熱者,亦不宜用。”《本草匯言》:“泄痢日久,由于脾胃氣虛;婦人白沃,由于中氣下陷;營血不足以致寒熱者,不宜用!
【藥物配伍】:《本草經集注》:“甘草為之使。惡牡蠣!薄端幮哉摗罚骸拔仿辄S。”配硫黃,燥濕殺蟲;配黃蠟,止血、生肌、止痛;配皂莢,吐利風痰;開閉通竅;配青黛,涼血解毒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