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 |
|
虎尾輪根
|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閩南民間草藥》
【拼音名】Hǔ Wěi Lún Gēn
【來(lái)源】為豆科植物貓尾射的根。
【性味】 甘,溫。 ①《廣西中藥志》:味甘,性溫,無(wú)毒。 ②《泉州本草》:味苦微辛,性澀而平。
【歸經(jīng)】 入肺、胃、腎三經(jīng)。 ①《廣西中藥志》:入肺、胃二經(jīng)。 ②《泉州本草》:入肝、腎、心、肺諸經(jīng)。
【功能主治】 理氣,化痰,益腎。治心胃氣痛,痰飲咳嗽,腎虛遺精。 ①《廣西中藥志》:行氣止痛,逐痰化飲。治心胃氣痛,痰飲咳嗽。 ②《泉州本草》:益腎滋肝。治腎虛遺精。
【用法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3~5錢(qián),或研末。
【注意】《廣西中藥志》:肺熱咳嗽者忌用。
【附方】 ①治咳嗽,氣痛:貓尾射根三至五錢(qián),瘦豬肉一至二兩。同煲服。(《廣西中藥志》) ②治胃痛不吐酸:虎尾輪根一至二兩(干的酌減,洗凈,切碎),雞一只(去腸雜)。水、酒各半燉服,可續(xù)服,時(shí)間不拘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 ③治腎虛遺精:貓尾射根曬干研末,每次二至三錢(qián),開(kāi)水送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 ④治小兒驚癇:虎尾輪根三至八錢(qián)。水煎服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 |
|
 |
|
|